星期日, 8月 30, 2009

下一站,facebook

這一篇文章放很久了

今天有時間細細品味裡面的內容

其實,我也從裡面有所感觸跟體認

英雄不怕出身低

最怕的是你什麼都不做,只會坐以待斃

有心的人,想成長發揮的人

好好看看下面的內容囉:)

人家三十多歲也才有一個真正的目標

我呢?努力還不夠

心思放的重點好像也很奇怪

好好加油

搞不好有朝一日我也能夠出國比賽去(這是形容,不是寫實描述XD)

**********************************

作者: 陳俊仰 學長
NTUEE100,馮世邁的碩班學生

===================正文開始=================================

找工作的事終於結束了,在此報告一下心得

轉眼間,PhD學生生涯就要結束了
我不敢相信這五年就要這麼過了,五年來我真得過得很好
在這期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只是在學術上
在人生的各方面,對很多事情都有很多體悟
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找資訊的能力,都變強了許多
也習得了一些生活習慣,我過得比以前健康快樂多了
我很高興在五年前,我做了這個決定,來了Caltech
這裡真的是一個天堂

但在這個時間畢業,正好遇到這波大蕭條,真的是很不巧
這個時候,以外國人的身份在美國找工作,是格外的困難
從去年十月開始,我就開始投履歷
我的專業是通訊和雷達的信號處理

雷達相關的工作,似乎不太受到景氣的影響
還是有許多job opening,像是Raythoen和Northrop grumman
這些超級大公司(人數都在10萬人的規模),還是一天到晚在招人
我的專業背景很強,要去這些公司絕對不成問題
但無奈的是這些公司都要綠卡
外國人沒辦法做這些國防相關的工作

另一個比較相關的工作選擇就是無線通訊
像是Qualcomm和Broadcom這類無線通訊IC廠
但是他們相關的的缺很少,就算有缺,也常常註明只要有經驗的
其他這類公司也有不少在裁員的
這些裁員出來的人都是找工作的競爭對手,總之情況非常不妙
我天女散花式的到處投了一堆履歷,都沒回應
只有一個位在Pasadena的IC設計startup找我去談了幾次
他們要給我offer,但這間公司實在太小(約十人規模)
我覺得很可怕,在這個時機還是要去穩一點的地方
尤其是我們這種外籍勞工

後來11月的時候事情有了轉機,我接到Qualcomm的通知
interview的職位是software engineer
不過我的專業是system engineer,而且我已經八年沒寫過c++了
但他們說他們只有這種缺
後來我通過phone interview,去了on-site
但是在on-site的時候表現不夠好,被拒絕了
這次被拒絕對我是一次重重的打擊
被拒之後我徹底地好好地反省了,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
我後來知道interivew一定要好好準備
而且我的程式已經很久沒練,當場被要求coding當然會卡住
這次interview雖然沒有拿到offer,但是對我而言非常重要
因為它給了我一次經驗,讓我瞭解了technical interview的情況
也給了我的一次刺激,回來之後我就下定決心要把程式練好
[1;33m
經過幾個月的研究,我慢慢地瞭解了就業市場
我發現做信號處理演算法的工作非常的少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都天真地認為在工業界大家都在做這個
但實際上,大部分的工作需要的是其他的能力
像是軟體的能力C/C++、Java,要不就是硬體像Asic、FPGA
而且就通訊分層而言,愈是偏應用層工作機會愈多
但是學術界卻是相反,愈是下層研究愈多
因為在下層物理是主角,比較單純,有很多理論和數學可以用
但上層人是主角,人的行為太複雜,很難歸納出好的理論
但是產品最多的是跟人有關的層次
而且我發現,在美國,軟體的工作機會又比硬體多
學校Career fair來的一大堆都是軟體公司,很多都在找軟體人才
這和台灣又不同,台灣的硬體公司比較發達
就算是資工系畢業,首選還是IC廠或是系統廠
很少人會首選軟體業
我漸漸有了覺悟,我知道我一定要改變我的策略
要不我就是去學verilog做硬體,要不然我就是練程式做軟體
不然我只會在原地停留,那裡也去不了
我不會堅持一定要做我在學校做的東西
我覺得人的身段要柔軟,而且不要怕學習新的東西,才是成功之道
我覺得只要能夠合法合理賺錢的事情,就是對社會有貢獻的事
就是有生產力的事

學校所學,本來就與現實有所差距
我很早就打定主意,要到外面做一些實務的東西
雖然我的blog叫做「我是有生產力的人」
但事實上,到今年31歲的我,還是一個完全沒有生產過東西的人
在學校做的,雖然一直有拿到funding,但都是一些與現實脫節的研究
算不上對這個社會有什麼貢獻
但是這樣也不代表這個PhD就白唸了
我在PhD這幾年所學到的技能、觀念、學習的方法,是無價的
PhD的價值並不是那些無用的研究,和深難冷僻的知識
而是它的訓練本身:
從瞭解一個領域,到發現和解決問題,最後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我並不害怕要放棄一些所學,去重新學習新的東西
我覺得抱著現有的知識就想要一輩子用下去,才是很無聊的
我願意忘掉之前我發過的Paper,做過的研究,重新開始

以前我有很多打工寫程式的經驗,而且我很喜歡寫程式
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學好程式和軟體相關技術,然後鎖定相關的工作
我每天寫程式,讀演算法的書、還有看Video
每天找題目練習,一天寫1000行code
我覺得再一次重學這些東西,比起以前大學時容易多了
大學的時候沒有修過演算法,但修過類似的資料結構
那個時候並不是很喜歡,但是我現在知道為什麼了
因為我那時候英文不好,演算法沒辦法完全用數學符號描述
所以必須用語言去描述它,那時英文不好的我
沒辦法體會它的美,現在重新學習它
英文變好了,理解力也比以前更強了,很容易就讀懂了
我配合coding,每讀一個演算法就寫一段c++ code,功力大增
後來又做了很多facebook puzzles
我覺得就像當初我對信號處理一樣,我找到了我的熱情

後來有學長幫忙引介了Facebook的recruiter
得到了phone interview的機會,我答得不錯,又得到了on-site的機會
當天去on-site的時候,有十多個人
其他人全都是stanford、mit、berkeley、cmu的CS major
只有我一個候選人是EE的背景,我自己覺得很驕傲
因為我只花了兩個月密集訓練,竟也讓我闖來了這裡
Facebook是個很有活力的公司,我們去的地方在一個大樓的四樓
裡面的員工看起來都很年輕,每個人都對著一個超大的30吋螢幕
還有一個地方有很多零食和飲料可以免費吃喝
感覺是個程式geek的天堂
去面試的人都穿得很隨便,很多人都穿牛仔褲和T-shirt
我穿襯杉和卡其褲,而且還把襯衫塞進去
當場覺得自己有點over dressed了
中午大隊人馬就被帶去吃公司的buffet
之後有一位工程師來和大家講了很多關於Facebook的技術和未來
因為去面試前有簽NDA,所以也不便在此說了
後來就是典型的technical interview了
我被帶到一個小房間,之後每一個小時就有一個interviewer進來問問題
問的問題都還蠻有水準的,不是網路上隨便就找到的考古題
不過也不難回答,只要有基本的演算法知識就可以答了
答出演算法就會被要求在白板上coding
這次我練習了很久,所以程式寫得很快又不出錯
回來之後不到一個禮拜就得到了offer
Facebook的offer給得還蠻大方的,真的很爽
後來我也去面試了Microsoft,又拿了一個offer
不過相較之下,還是Facebook的爽
而且我想去Facebook應該可以學到比較多東西

所以我六月中開始,就要去Facebook工作了
(各位朋友如果還沒有Facebook帳號的話
可以去註冊一下,順便加一下我)
人生的際遇真是奇妙,高中時代,我最喜歡的就是力學
當時一心想讀物理,而且我還以為物理就只有牛頓力學那些東西
後來去了電機系,因為喜歡物理,本來想唸的是固態組
修了一大堆物理的課,還去物理系修量子物理
後來修了一門「半導體工程」
我才知道去半導體廠是在做什麼(對我而言很無聊)
瞭解了之後,就改變了心意,所以研究所的時候選了信號處理
到現在,我一點也沒用到物理了(不過我還是都記得哦)
本來我也沒想要出國,想在台灣讀博士
後來遇到了馮世邁老師鼓勵我出國,就來了美國 (我的出國之路)
來美國之後,我本來是想做碩士時候就做過的通訊研究
但是我現在的指導教授問我要不要改做雷達,我想說換個口味也不錯
就改做雷達,那時我們實驗室沒有一個人會這個東西
我自己去conference的雷達session裡看別人都在做什麼
然後自己看書,看paper。到後來我出了一堆paper
還有一篇conference paper得了學生論文獎,還寫了一個book chapter
現在因為不景氣,我被逼著要去做自己陌生的領域
但是因為這樣,我重新找到了一個熱情,也得到一份待遇很好的工作
其實我很感謝這一波不景氣,要不是因為這樣
我也不會冒險去換領域,學習新的事物
我應該就會去Qualcomm做個system engineer
另一條路或許也是不錯,但可能就是平淡得多了


我現在每天都在讀程式相關的書,想在這個陌生的領域快點趕上別人

我覺得人的身段要柔軟,而且不要怕學習新的東西,才是成功之道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