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3月 03, 2008

如何平衡你的工作與生活?

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研究顯示,台灣人平均1年的工作時數是2282小時,全球排名第
一,不過這個第一名,得來實在太過於沉重了。

而根據104人力銀行「加薪升職關鍵報告」調查報告中顯示,台灣上班族在爭取加薪升職
時,最擔心會犧牲「與家人相處的時間」(31.3﹪)以及「身體健康」(30.7﹪);在
104人力銀行「幸福企業大調查」中,「能兼顧工作與家庭」則是最能讓上班族感到幸福
的三大指標之一。超時工作讓上班族的家庭與健康紛紛亮起紅燈,上班族該如何追求工作
與生活平衡的幸福的人生呢?這裡推薦大家管理學上的一些小技巧,讓你工作有效率、生
活更精采。



1. 目標管理:反推法

通常一件重大的工作項目,都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順利完成。當上班族接到一份專案時該
如何規劃工作程序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將重大的工作目標細分成數個關鍵性的子目標
項目,然後從預定的完成日期反推回來,定出每個關鍵性子目標的應完成日期,如此一來
就可以化解無從著手的困擾,也可以避免所有工作都集中壓縮在逼近完成的日期,而降低
了工作品質、擾亂了工作情緒。



2. 時間管理:四大象限,區分不同工作的重要與急迫性

上班族最常抱怨工作永遠做不完,其實當真的有做不完的工作時,你應該慶幸而非抱怨,
因為唯有當你有工作時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工作雖然永遠做不完,但卻有輕重緩急。想要
提高工作成效,一定要妥善分配有限的時間,安排好每日工作的優先順序。工作的輕重緩
急可區分為四大類,分別為:重要且急迫、重要但不急迫、不重要但急迫、不重要也不急
迫。

「重要且急迫」的工作通常是突發狀況所導致,而且往往是最容易突顯上班族應變能力的
表現機會,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並優先處理。

「重要但不急迫」的工作便可以按照預先安排好的時程表,按部就班的進行。在規劃這類
工作時,最好能預留彈性,如此一來才不至於因為一些「重要且急迫」的突發工作導致進
度落後,讓這些工作最後也變成「重要且急迫」,但卻不同於上述因突發狀況所導致的工
作般是個表現機會,反而成了最容易被責難的工作。

「不重要但急迫」的工作比較像是平日零星的瑣碎雜事,比方說有時限的請款、報表等,
這類工作通常比較簡單不需要連貫性的思考,所以可以切割處理,不需要一氣呵成。這時
就可以利用每日的零星時間去分次完成。

最後是「不重要也不急迫」,這類工作就需要重新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執行,如果可以將
之簡化省略,便可以壓縮出更多的時間處理真正有價值的工作。



3. 情緒管理:工作情緒不回家、上班先準備好心情

通勤是一種負擔還是沉澱。根據主計處「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時間運用)統計結
果」,台灣上班族每天平均通勤時間為一小時,對上班族朋友而言,往往視之為負擔。不
過,如果轉換心念,在這一來一往之間,其實可以有截然不同的效果。經歷一天的忙碌後
,在踏上歸途之際,不妨可以帶上耳機或打開車內的音響聆聽自己喜歡的音樂,讓辦公室
裡的情緒、工作等,隨著窗外的景色一起拋諸腦後。隨著心境的轉移,讓工作情緒不回家
。相反的在每天前往辦公室的途中,其實就可以開始在心中規劃好一天的工作行程,如此
一來,當你一進辦公室時,就可以立即準備好工作的心情,全力以赴。



4. 職涯管理:知道你要的是什麼?

隨著就業市場的多元化發展,現代人在追求自我與工作之間的平衡時,有了更多的選擇。
在不同的生命週期中,可以選擇不同的就業方式,去滿足個人的階段性需求。比方說,家
中有幼兒的父母,可以選擇外包的方式承攬這新興的工作市場機會,如此一來,可以在家
工作一邊照顧幼兒,同時也不會與職場完全脫節而失去經濟來源與造成未來重返職場的障
礙。

此外,在不同產業與職務的選擇上,也將導致不同的職場生態,例如在高科技產業的研發
人員,當大家羨慕他們的優渥薪資與飯店級的舒適辦公室時,是否有思考過其背後的意義
呢?優渥薪資的背後是否有把工時與壓力指數計算進去;飯店級的舒適辦公室,是否能彌
補自己家裡的溫暖呢?當一位傳統產業的現場人員,準時搭乘交通車下班,回家喝著啤酒
看電視時,有多少人會去思考那些科技大樓為何得以燈火通明、越夜越美麗呢?



有些人希望家庭與工作兼顧、有些人期望四十歲就退休、當然也會有人渴望爬上最高的位
置。不論你選擇何種生涯目標,請記得老人家的智慧:「歡喜做、甘願受」,工作與生活
中都有會讓我們歡喜的地方,但也有必須承受的代價。雖然,管理書籍中可以提供各式各
樣的工具與方法協助上班族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但最終的平衡點,還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去
發覺與維繫。


引用網址: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771

0 意見: